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贝叶斯估值局,(https://xueqiu.com/8994569279/331239279)
一、营收净利双降:由低速增长转向负增长#雪球星计划# 2025年4月10日,$绝味食品(SH603517)$ 发布2024年度财报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。
财报显示,绝味食品2024年营业收入62.6亿元,同比下滑13.84%;归母净利润2.27亿元,同比下滑34.04%。
从细分产品看,核心现货类产品中,除畜类产品增长外,禽类、蔬菜类产品营收分别下滑16.6%、9.9%。核心产品营收大幅下滑。
2022年以来,绝味食品连续两年低速增长后,在2024年进入负增长通道。
未来,营收如何持续增长、利润如何维持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。
二、消失的利润:毛利率增长,销售净利率下滑财报显示,绝味食品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30.79%,同比增长5.94个百分点。财报显示主要受益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。
但毛利率的增长,并未带来销售净利率的增长。相反,销售净利润由2023年4.37%下降至3.26%,最终导致净利润却大幅下滑35.7%。
细分利润表项目来看,2024年以下科目大幅增长,侵蚀利润。
销售费用6.6亿元,同比增加1.26亿元,增长23.3%;
投资收益持续亏损,2024年度同比多亏损4300万元;
资产减值损失5450万元,连续两年计提大额减值损失。
三、内功不足:销售净利率长期低于5%,复苏之路在何方?从历史数据看,绝味食品自2022年开始销售净利率断崖式下滑之5%以下,至今尚未恢复。销售净利率的持续走低,带动净资产收益率长期低于5%。
总资产周转率自2019年开始降低至1以下,整体营运能力欠佳;虽然权益乘数持续增长,但尚不足以改善净资产收益水平。
从当前情况来看,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主要依赖销售净利率的提升。
绝味食品毛利极易受原材料成本波动影响,尚无品牌溢价可言。期间费用占比持续增长、减值不断、投资收益亏损,企业内功不足。尚未看到销售净利率提升的迹象。
三、赊销政策加码:应收款项增速持续高于营收,坏账风险增加对比绝味食品历史应收款项增速与营收增速,自2019年开始,应收款项大幅增加,自2022年增速放缓后,仍高于营收增速。
赊销政策的加码,并未带来营收的增长。相反,坏账损失持续增加。2024年,绝味食品期末坏账准备1308万元,较年初增加200余万元。
四、加盟商出逃:未来的收入靠谁支撑?2024年财报中,绝味食品一改往年做法,本年未披露加盟商具体数量。
根据2023年财报,中国大陆地区门店总数15,950家(不含港澳台及海外市场),全年净增长874家。2022年财报显示门店总数15076家,净增长1362家。
从净增长数量看,2023年度净增门店减少35%。
2024年财报中,虽然未披露门店数量。但我们通过加盟商保证金变动情况,也能判断大体趋势。
2024年财报中“其他应付款”科目中“加盟商保证金”余额7147.8万元元,同比减少1127.5万元,下滑13.6%。如果排除降低加盟商保证金的缘故,说明存量加盟商数量在减少。
从2024年收取的“加盟商保证金”来看,本年度收取保证金312.8万元,同比减少254.4万元,下滑44.8%。说明本年度新进入加盟商较2023年大幅减少。
根据23年财报显示,绝味食品加盟商51%为沿街店面,其他为综合体、社区、商超体等。
社交媒体成为快消品的重要销售渠的形势在,传统的线下营销模式受到挑
战,加盟门店经营亏损,导致加盟商弃之而去,也属正常。
五、销售费用激增VS线上萎缩:数字化转型是救命稻草还是无底洞?2024年,绝味食品销售费用支出6.6亿元,同比增加1.26亿元,增长23.3%。其中,广告宣传费用支出2.17亿元,同比增加0.87亿元,增长66%。
但上述费用的增加,不仅没有推动营收规模增加,就连线上销售规模也在持续萎缩。说明绝味食品销售费用支出的边际效益递减,并未产生预期效果。
线上渠道方面,2024年营收仅5113万元,占总体营业收入0.82%;2023年度线上渠道营收1.07亿元,占比1.48%。线上渠道营收下滑52%。
绝味食品财报称“公司数字化团队深入研究新兴消费人群的消费偏好,利用异业联名、网络直播、会员互动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和销售转化率。在新的经济周期下,公司集中资源和精力投入主营业务,通过新的品牌形象和营销策略积极适应变化,并尝试打造数字化运营体系,整合线上与线下,连通公域和私域,推动数字化转型”。
但线上销售渠道的营收持续萎缩,数字化转型之路道阻且长,尚未见效。
#绝味VS周黑鸭# #绝味回应鸭翅疑受李斯特菌污染# $周黑鸭(01458)$ $洽洽食品(SZ002557)$